Search

某天跟我最聰明的朋友出去喝茶,聊到「同理」。

她說,為什麼現在育兒一直要強調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某天跟我最聰明的朋友出去喝茶,聊到「同理」。

她說,為什麼現在育兒一直要強調同理同理,小孩那麼小到底要他們怎麼同理,哪來那麼多事要同理。不要叫我同理一個我不曾經歷過也非身處其中的狀態,人類無法同理不是自己能理解的狀態。例如妳是孤兒這件事,我根本沒辦法真的同理,因為我沒有經歷過,我真的不懂妳的心情也無法經歷妳的一切啊。

(她就是如此真實可愛🤣,常常給她笑屎😂)

我懂她說的,這就像那些厭惡青蔥的人,永遠不會懂將青蔥夾在饅頭生吃的北方人,而北方人,同樣也難以理解討厭青蔥到必須從炒飯裡一粒粒挑出蔥珠的人,是一樣的道理。

例如不是媽的人,無法同理媽媽處理問題的角度跟方式,便會直接在事情呈現的表面,貼上經驗便利貼。甚至一樣是媽,因為孩子性格不同,同理發展好的大人,可以經由想像就能代入對方遭遇的情境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媽媽在外走跳,總是特別容易交到媽媽朋友,我們可能為了一條好用的兒童牙膏,或討論學區幼稚園跟小學,在公園裡三言兩語閒聊一番後,便擁有彼此的Line。我們的關係建立在同溫層的同理,在同樣處境裡多了一份親暱,社團吸引同質份子,跟相同屬性的人,不需索求,不需特別學習理解,妳的小男孩總是反抗妳,越說越故意,我一定不會覺得妳教養有問題,因為,我也是那樣,我當然能同理。

同理是一種自然產物,有些人天生性格特別溫暖,同理發展特別發達,有些人就特別冷血,需要後天培養。

女孩發展快,總討人喜歡,有一大部份原因是因為同理超前同齡男孩,她們聽話,是真的因為「不希望」對方不開心,而男孩,則只是「怕」對方不開心,會造成自己的損失。(挨罵或挨打)

雖然男孩嘴巴甜,但男孩在乎自己,還是多過媽媽。我每次跟跟我兒子同年紀女生相處,都羨慕死她們的媽媽了,有次錢包掉了,同齡女孩馬上發現並撿起,拿過來給我,並沒有眷戀稱讚而留下,還完錢包,都來不及聽我道謝就飛奔去追我兒子(繼續玩),整個反射動作的模式跟速度。

看見這份貼心,我都要掉淚了,女孩怎麼這麼好......,若是我兒子,絕對完全無視,跑過還會直接踩過,

媽媽要開口:請幫忙撿起來。

他才會做。
或還是不做。

同理,不是一種被迫需要學習的能力,它不會出現在段考期末考,沒有模擬試題,也沒有國家考試,其實我曾想過如果可以有一套系統,能準確評量每個人的同理分數,那些虐兒事件,校園霸凌,醫療糾紛,甚至婆媳問題,也許就能避免發生,可惜這套系統永遠不會被研發出來。

我們積極培養孩子的同理,並在過程中自然蛻變成為更具包容心的大人,並非只要孩子長大後當個濫好人。同理不單是一種體恤,更是一種透視複雜人際的工具,更能讀懂社會訊息,釋放該有的善意跟溫暖,給應得的人,而非盲目對所有人,這也是同理的發展之一。

well ,我這位自稱不知道怎麼同理別人的好朋友,某天邀請我去她家作客,嚐嚐她親手做的海鮮丼飯。等到前一晚我們訊息確認約會時,提到孩子不能吃生食,她告訴我,沒有要吃生食,因為海膽已吃光。我開玩笑說,我還好期待海鮮丼飯,居然吃光了,並附贈一個哭哭臉。

當天白天,她開老遠的車到市郊海鮮批發商批了兩盒貴三三的海膽,還買了高級生魚片......
晚上我見到這些食材,內心感動不已,沒想到自己隨口的言語,被人珍惜著聽進心裡。

同理不是嘴巴說有就有,也不是嘴巴說沒有,就沒有。它是一種微妙而溫暖的物質,存在每一段美好的交集裡。

記者老梁:紀念2019第一碗海鮮丼飯,當作提前的生日大餐了........,報導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小蝦麻麻的育兒日誌。
View all posts